广东省东莞市正在打造全国首个“社会急救4分钟救援圈”示范区,以提高急救成功率。
2.以“企鹅急救”微信小程序为核心的数字化工具,实现了120指挥中心、医院急诊科等多方直观地可视化交流。
3.救护车在途中,急救专业人员可通过车载视频通话系统远程观察伤患者情况、指导第一现场救援。
4.为此,东莞市已有100台AED接入“企鹅急救”地图,实现10万人100台AED的覆盖率。
5.同时,东莞市已有1.4万名社会急救志愿者,其中12920人成为“企鹅急救”平台志愿者。
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(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林洁)当电话响起,调度员凭借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经验,迅速从报警者处获取关键信息,借助智能调度系统,综合距离与医院实力精准派车。
在急救领域,每一秒都关乎生死。近日,广东省东莞市正在打造全国首个“社会急救4分钟救援圈”示范区,以“企鹅急救”微信小程序为核心的数字化工具带来了急救新突破。
东莞市医疗救护120指挥中心,工作人员正在调度。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林洁/摄
心脏骤停4-6分钟黄金救援时间与城市救护车8-13分钟平均到达时间的差距,凸显了急救空窗期的严峻挑战。作为东莞市急救的核心枢纽,东莞市医疗救护120指挥中心主治医师黄静仪表示,变偶发式急救为“网约式”急救的关键,就是通过微信小程序“企鹅急救”,让120指挥中心、医院急诊科等多方进行直观地可视化交流,救护车在途中,急救专业人员也可以通过车载视频通话系统远程观察伤患者情况、指导第一现场救援,补上救护车到达前急救空窗期的最后一块拼图。
“与深圳、广州的MPDS系统不同,东莞市的多方视频通话由急诊科出诊医生指导。”黄静仪介绍,东莞市目前有70家120急救分站,3个急救驿站,东莞市109辆120入网救护车均安装了多方视频通话系统。通过视频连线,救护车上的医生能提前了解患者状况,远程精准指导现场人员操作、稳定情绪,大大提高急救成功率。
最让黄静仪印象深刻的是2024年9月,一名家长在给孩子泡澡时,孩子不慎睡着并溺水。“当孩子被从浴池中捞起时,已没有呼吸和心跳,肌张力为零,身体软绵绵的。”她说,120指挥中心通过视频链接与现场家长取得联系,在途的康华医院救护车医生通过视频指导家长进行心肺复苏术。幸运的是,孩子的父亲之前学过急救知识,在医生的指导下,成功进行了心肺复苏。在救护车到达之前,孩子的脸色从青紫转为红润,神志也逐渐清醒。
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局长张巧利介绍,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试点打造全国首个“社会急救4分钟救援圈”示范区,2024年5月至2024年年底,东莞市累计接通视频电线例,指导压迫止血957例,完成AED部署100台,培养急救志愿者12920名。
此外,东莞市已有100台AED接入“企鹅急救”地图——在示范区实现10万人100台AED的覆盖率,已培训1.4万名社会急救志愿者,其中12920人成为“企鹅急救”平台志愿者。急救力量与资源的高效连接,为东莞“社会救援圈”提供多方面社会应急保障。
Copyright © 2024 开云电子监控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TEL: 0512-52036959
地址:江苏省常熟市古里镇紫芙沪宜路53号 邮箱:3136517822@qq.com